首页 资讯 正文

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专利“含金量”与产业“含新量”同步提升

体育正文 136 0

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专利“含金量”与产业“含新量”同步提升

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专利“含金量”与产业“含新量”同步提升

本文(běnwén)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guójiāzhīshíchǎnquánjú)5月30日在哈尔滨召开“知识产权助力新时代(shídài)东北全面振兴”专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nián)4月底,东北三省一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9.5万件,同比增长(zēngzhǎng)10.2%;有效注册商标达到216.1万件,同比增长7.7%。累计认定(rèndìng)地理(dìlǐ)(dìlǐ)标志产品273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556件,地理标志总量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fāyánrén)衡付广介绍(jièshào),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与内蒙古自治区(nèiménggǔzìzhìqū)共建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强区、与吉林省共建新产业体系知识产权强省、与辽宁省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知识产权强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区域知识产权政策(zhèngcè)。立足东北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发挥知识产权制度(zhìdù)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shuāngchóng)作用,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 知识产权助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chǎnyèjiégòu)优化升级 发布会(fābùhuì)上介绍(jièshào),截至2024年底,东北三省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4.6万件。着眼东北地区(dōngběidìqū)产业基础,加强对高端(gāoduān)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 记者从(cóng)发布会(fābùhuì)上了解到,吉林积极推广(tuīguǎng)“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激励更多中小企业高效、低成本使用专利技术,促进专利成果快速产业化。黑龙江通过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激发创新活力(huólì),企业的专利“含金量”与产业“含新量”同步提升。 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王伟群介绍,建成(jiànchéng)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将10个部门105个办理事项集成到一个平台,并实现市(地)级(jí)全面对接。在全省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jiédiǎn)“1+13”网络,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市(地)级窗口(chuāngkǒu)全覆盖,大力缩短(suōduǎn)办事环节和时限。 在地理(dìlǐ)标志产业(chǎnyè)方面,辽宁、黑龙江出台意见,推动地理标志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内蒙古(nèiménggǔ)等地推出地理标志旅游路线,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2024年,东北地区地理标志产业直接年产值(niánchǎnzhí)接近780亿元。 加速专利(zhuānlì)转化运用 助推校企双赢 随着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稳步(wěnbù)实施,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从科研院校的实验室里“走出来”,应用到实际生产(shēngchǎn)中。这项制度不仅打通了专利供需的渠道(qúdào),加快知识产权转化,更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在辽宁大连的这家装备制造(zhìzào)企业的新厂房里,企业负责人胡(hú)晨光与技术人员讨论着订单的生产进度,这批订单是一款清洗金属零部件的工业设备(shèbèi)。 胡晨光介绍,这款设备是他们2024上市的,是卖得最好的产品。2025年(nián)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yuèfèn),现在都是满荷生产状态。 但在(zài)2023年初,这款设备刚被研发出来时,性能并不尽如人意。企业的研发人员数次(shùcì)尝试(chángshì),却难以解决技术瓶颈。因此,这家企业负责人将目光转向了专利(zhuānlì)平台,找到了大连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发取得的一项开放许可专利,恰好能解决产品的关键问题。 我国推行的专利开放许可创新举措,打破了专利转化壁垒。在这一模式下(xià),一项专利可被多家企业(qǐyè)使用,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专利供需信息不对称、技术获取难等(děng)问题,打通了专利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随后,在相关部门的(de)协助下,这家企业(qǐyè)与大连大学正式签订了专利许可协议,以200万元获得这项专利的使用权。不到半年时间,这项专利的应用就(jiù)为这家企业创造了近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于高校来说,专利收入带来了(le)更多激励科研创新的资金支持,实现(shíxiàn)了企业间的互惠双赢。
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专利“含金量”与产业“含新量”同步提升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