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17日下午,到上海路万达广场“问招”去

体育正文 229 0

17日下午,到上海路万达广场“问招”去

17日下午,到上海路万达广场“问招”去

原(yuán)标题:30万吨养殖水产品:休渔期里勇“争鲜”

青岛鱼类养殖(yǎngzhí)产量稳步提升

“大船(dàchuán)”养(yǎng)“好鱼”:近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yúyè)养殖(yǎngzhí)工船“国信1号”和养殖工船2.0版——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先后从青岛出发,会师浙江舟山海域,在(zài)海上联合开展名优鱼种养殖。休渔期内,国信养殖工船预计将向市场供应深远海野游大黄鱼700余吨。

大力发展(dàlìfāzhǎn)深水网箱:在绵延(miányán)900多公里的蓝色海岸线(hǎiànxiàn)上,青岛沿岸、沿岛分布2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700个深水抗风浪网箱,休渔期间可向市场提供多种海水鱼。

“青岛产(chǎn)”河鲜不逊海鲜: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墨瑞(mòruì)鳕繁育技术、养殖技术、养殖规模上做到了世界第一,年产(niánchǎn)墨瑞鳕鱼苗500万尾、商品鱼350吨,一年四季都能上市供应。

鳜鱼实现“青岛产”:2024年7月(yuè),青岛鲜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完成第一条鳜鱼养殖生产线建设(jiànshè)并投苗(tóumiáo);今年1月,他们(tāmen)养殖的首批鳜鱼喜获丰收,目前已向市场出产成鱼15000斤。

蛤蜊(gélí)、牡蛎、大黄鱼、对虾……这些好吃的,青岛都能产。

无论什么时候走进青岛(qīngdǎo)的水产市场,都可以看到各种水产品铺满货架。在平常时期,它们(tāmen)或是养殖(yǎngzhí)的,或是捕捞的。而处于海洋伏季休渔期(5月1日(rì)至9月1日)时,青岛养殖的水产品开始在市民餐桌上占C位。

近年来,青岛(qīngdǎo)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推动(tuīdòng)渔业提质升级。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统计,青岛伏季休渔期间养殖品种(pǐnzhǒng)既包括蛤蜊、牡蛎(mǔlì)等餐桌上常见的贝类产品,也有海参、鲍鱼等高端海珍品,参考往年养殖情况,每年休渔期间养殖水产品产量30余万吨,保障了水产品的有效(yǒuxiào)供给。

贝类养殖产量最高(zuìgāo)、种类多样

即使(jíshǐ)在伏季休渔期,青岛人也能大量吃到的海鲜之一,是贝类。

6月16日下午4点半左右(bànzuǒyòu),养殖户老宋开始驾驶着渔船到胶州湾采收养殖的蛤蜊。“养了2000多亩蛤蜊,从5月份开始捕捞上(shàng)市(shàngshì),每天产量约15000斤,将持续到8月份。”靠海吃海,老宋在(zài)胶州湾养殖贝类已经25年了。以前都是使用耙子靠人工采收,耗时耗力,如今已经用上机器(jīqì)泵打作业(zuòyè)方式,“采收到凌晨2点半往码头驶返,3点半左右回到码头卸货、装车,将蛤蜊运到加工厂。”

在城阳区(chéngyángqū)红岛街道西大洋渔港码头内,多家贝类加工厂“马力十足”,收到(dào)(dào)老宋等养殖户的蛤蜊(gélí)后,加工厂立刻进行清洗、包装,蛤蜊清洗机以每小时清洗超1万斤蛤蜊的速度运行,随后(suíhòu),工作人员以每袋50斤的规格进行包装。这些包装好(hǎo)的蛤蜊很快被批发商收购,进而供应到青岛及周边各个农贸市场,青岛市民当天就能吃到新鲜出产的胶州湾蛤蜊。

吃蛤蜊、“哈”啤酒,几乎成了青岛聚餐的标配。但在一些“吃货(chīhuò)”眼里,牡蛎才是心中的最爱。近年来,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攻克关键技术,牵头培育出我国仅(jǐn)有的2个三倍体牡蛎新品种。新品种个头大、生长(shēngzhǎng)快,能够保持高糖原和优良肉质,很快(hěnkuài)占据(zhànjù)北方牡蛎养殖区市场份额约70%,保证了我国一年四季都能供应肥美的牡蛎。

位于即墨区的田横岛海域就养殖(yǎngzhí)了规模较大的三倍体牡蛎(mǔlì)。海面之上,一排排红色的浮标随波起伏,浮球之下,挂着一串串长满牡蛎的牡蛎笼,最重的牡蛎笼达百斤。2024年,该海域牡蛎养殖总产量超400万斤。目前(mùqián)正处于牡蛎收获期,收获的牡蛎一部分供应青岛市场,另(lìng)一部分运往南方(nánfāng)等地区。

当下的青岛海鲜(hǎixiān)市场,你方唱罢(bà)我登场。当本地养殖(yǎngzhí)的三倍体牡蛎不再大规模上市后,又轮到蛏子丰收了。即墨丁字湾(dīngzìwān)是(shì)青岛养殖蛏子最大的海域,丁字湾海域20多个(duōgè)渔村都有蛏子养殖滩涂。进入6月份,丁字湾万亩蚬田开始迎来收获季,夏季收获的蛏子肉质结实、味道鲜美,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贝类海鲜之一。“今年蛏子的收成不错(bùcuò),个大体肥(féi)。”一名姓王的养殖户表示。目前,丁字湾每天上岸蛏子一两千斤,远没到高峰期,6月中下旬将大量上市,每天多达万斤,一直持续到9月份。

伏季休渔期间,在青岛所有(suǒyǒu)养殖品类中,贝类养殖产量(chǎnliàng)最高,包括蛤蜊、牡蛎、蛏子、扇贝、鲍鱼等,种类多样,产量约30万吨。

海水鱼、淡水鱼“争鲜”上市(shàngshì)

无鱼(wúyú)不成席。伏季休渔期间,青岛海水鱼、淡水鱼“争鲜”上市,满足“无鱼不欢”的(de)海边人的味蕾。

“大船”养“好鱼”,青岛不但做到了,还在不断做得更好(gènghǎo)。近日,由青岛国信(guóxìn)集团投资建设的全球首艘(shǒusōu)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gōngchuán)“国信1号”和养殖工船2.0版——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先后从(cóng)青岛出发,会师浙江舟山海域,在海上联合开展名优鱼种养殖。今年10月下旬,随着“国信1号2-2”加入运营序列(xùliè),国信养殖工船将形成“三船联动”局面(júmiàn),可年产高品质海水鱼1万吨以上。

“养殖工船依据适宜鱼类(yúlèi)生长的最佳水文环境,在我国海域开展深远(shēnyuǎn)海游弋式养殖,目前两艘船主养鱼种为大黄鱼。”青岛国信集团旗下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yǒu)限责任公司(gōngsī)综合管理部负责人(fùzérén)陈正斌介绍,“国信1号”养殖工船15个养殖舱中,12个养殖舱正开展大黄鱼养殖,另外有3个舱养殖黄条鰤、试养银鲳鱼。“国信1号2-1”今年4月17日下水运营后,首批次投放(tóufàng)的全部是(shì)大黄鱼鱼苗。休渔期内,国信养殖工船预计(yùjì)将向市场供应深远海野游大黄鱼700余吨。

向海洋要鱼,青岛(qīngdǎo)创新“船载舱养”模式,也大力发展(dàlìfāzhǎn)深水网箱。在绵延900多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上,青岛沿岸、沿岛(yándǎo)分布21处(ch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700个深水抗风浪网箱,休渔期间可向市场提供多种海水鱼。“经(jīng)初步统计,我们鲁(lǔ)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休渔期间将向市场供应鲈鱼、许氏平鲉、真鲷、大泷六线鱼等海水鱼800多吨。”鲁海丰集团办公室主任汪显刚表示。

从海洋转向陆地,“青岛产(chǎn)”河鲜不逊海鲜。刚踏进青岛七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总经理刘明一边迎(yíng)出来(lái),一边介绍远处的“老外”:“澳大利亚来的!”他一脸(yīliǎn)自豪,“十几年前,我们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他们的‘国宝鱼’墨瑞鳕,经过多年努力(nǔlì),在繁育技术、养殖技术、养殖规模上做到了世界第一。现在他们企业培育不出大量的墨瑞鳕鱼苗,专门过来(guòlái)学习。”

从吃鱼“依赖进口”到养鱼(yǎngyú)“方案输出”,青岛墨瑞鳕养殖走出一条逆袭之路。在七彩种业养殖车间,一个个圆形养殖池中的(de)墨瑞鳕“摩肩接踵”,让大家对企业研发的“超级鱼碗”养殖系统印象深刻(shēnkè)。“利用该系统养殖墨瑞鳕,养殖效率是普通池塘养殖的100倍,可实现每立方水体200公斤的养殖密度,最高可达(kědá)300多公斤。”刘明说,目前他们年产墨瑞鳕鱼苗(yúmiáo)500万尾、商品鱼350吨,一年四季都能上市供应(gōngyìng)。他们还在加快(jiākuài)“复制”墨瑞鳕的成功,现存(xiàncún)鲑鳟鱼苗30余万尾,布局三文鱼全周期养殖。

鳜鱼(guìyú)肉质白嫩、味道鲜美,是顶级淡水食用鱼之一。以前,鳜鱼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2024年7月,青岛鲜达(xiāndá)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西海岸新区大(dà)村镇完成第一条鳜鱼养殖生产线建设并投苗,开始让(ràng)鳜鱼实现“青岛产”。

“我们的(de)优势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shuǐ)处理技术,通过(tōngguò)科学的养殖(yǎngzhí)方法,辅以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设备,实现了养殖水的循环利用,做到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青岛鲜达经理张德宝表示,今年1月(yuè),他们养殖的首批鳜鱼喜获丰收,目前已向市场出产成鱼15000斤。眼下,他们已建设完成养殖生产线(shēngchǎnxiàn)15条,计划2025年底完成建设128条,2026年底完成全部188条生产线建设,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鳜鱼560余万斤,保证(bǎozhèng)市民(shìmín)一年四季鳜鱼“想吃就吃”。

近年来,伏季休渔期间,青岛鱼类(yúlèi)养殖产量(chǎnliàng)约6000吨。相信随着更多企业(qǐyè)扩大养殖规模、拓展养殖品种,青岛鱼类养殖产量将进一步提升。

甲壳类、棘皮动物(jípídòngwù)等多元供给

休渔期间,青岛水产品养殖以贝类和鱼类为主(wéizhǔ)。同时,青岛积极发展以虾、蟹为代表的甲壳类,以海参(hǎishēn)、海胆为代表的棘皮动物,多元化(duōyuánhuà)供给水产品。

“以前传统(chuántǒng)土塘养虾(xiā),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饭,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产生病害,损失惨重(sǔnshīcǎnzhòng)。”谈起早期养虾经历,林波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现场负责经理宋先胜(sòngxiānshèng)感慨道。2022年,他们正式开展工厂化养殖,不仅有效解决了病害频发等问题(wèntí),而且养殖周期缩短至(zhì)100到120天,每年产虾可(kě)由(yóu)传统的1茬提升至2到3茬,实现全年持续出虾。目前,企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年产量可达15万斤,“从6月初开始,我们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已被各(gè)批发商收购,每天销售2000斤到3000斤,将一直持续到11月份。”宋先胜说。

青岛城阳水产品(shuǐchǎnpǐn)批发市场(shìchǎng)是(shì)山东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水产品批发市场。“立春前后,这个市场上的南美白对虾都是青岛‘本地(běndì)货’。进入6月,南方的南美白对虾陆续进入成熟(chéngshú)季,开始大量运输到这里,继而再销到全国各地。”青岛城阳水产品批发市场经理袁文祥(yuánwénxiáng)说,目前,包括青岛本地产的南美白对虾在内,城阳水产品批发市场每天销售南美白对虾15万到20万斤。

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参(hǎishēn)……西海岸新区(xīnqū)是青岛养殖甲壳类、棘皮动物的重点区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聚于该区的17个国家级(guójiājí)海洋牧场示范区,形成了青岛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群,在(zài)海参养殖方面具有优势。

“这里的(de)(de)(de)海洋牧场在养殖品种(pǐnzhǒng)上可能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海洋牧场都在养殖海参。”青岛(qīngdǎo)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祝家表示,他们在自家海洋牧场里投放的海参长势(zhǎngshì)良好,正逐渐达到上市标准。今年4月,他们还率先在海洋牧场投放10万枚紫海胆苗种,开展网箱和吊笼养殖实践探索。“海胆素有(sùyǒu)‘海洋软黄金’之称,营养价值丰富(fēngfù),市场前景广阔。现在紫海胆的市场批发价大约每斤110元。”薛祝家期待,他们养殖的紫海胆在明年夏季上市后,能给休渔期的市民更多“舌尖选择”。

水产品养殖(yǎngzhí)受到(shòudào)养殖结构调整、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每年(měinián)养殖产量都会有所变化。据统计,伏季休渔期间,青岛虾蟹类产量约2500吨,海参产量约3500吨。

贝、鱼、虾、参……养殖水产(shuǐchǎn)品的优质供给,离不开良种良法(liángfǎ)的示范推广。青岛市海洋管理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岛持续推进水产绿色(lǜsè)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xíngdòng)”,加大对水产种业、绿色养殖、深远海养殖等产业的政策支持,培育推广“参优1号”刺参、“黄海系列”中国对虾等新优(xīnyōu)品种10多个,示范应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yíngyǎng)层级综合养殖等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近20项,带动养殖面积约5万亩。目前青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móshì)广泛应用,养殖领域(lǐngyù)稳步向深远海拓展,为全国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xiānhuó)案例,也让市民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更多更好的水产品。

“现代(xiàndài)渔业是青岛‘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未来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之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jújúzhǎng)孟庆胜表示,青岛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xiāofèi)需求,让市民餐桌(cānzhuō)产品更丰富,吃(chī)得更健康。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xīnwén)首席记者 李勋祥

17日下午,到上海路万达广场“问招”去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